在2022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發表時間:2022-03-25
水利部黨組書記、部長 李國英
(2022年1月6日)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總結2021年水利工作,分析當前形勢與任務,部署2022年水利重點工作。
一、2021年工作回顧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南水北調工程、黃河入??谝暡?,主持召開推進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多次就水旱災害防御、水資源節約保護、河湖治理保護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李克強總理多次主持召開會議對防汛救災、水庫除險加固、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等進行安排部署,并赴河南防汛救災一線考察指導工作。韓正副總理多次部署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等工作。胡春華副總理多次召開會議并赴現場考察南水北調、全面推行河湖長制、華北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等工作。王勇國務委員多次赴一線檢查指導防汛抗旱工作。
一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級水利部門心懷“國之大者”,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真抓實干、克難奮進,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邁出有力步伐,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全面深入開展“三對標、一規劃”專項行動。去年2月下旬,水利部黨組決定在水利部機關和直屬單位全面開展“政治對標、思路對標、任務對標,科學編制‘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體系”專項行動。各司局各單位全員參與,分層次、分階段、分主題,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講話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十六字”治水思路和關于治水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黨中央“十四五”規劃建議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歷時4個多月,反復對表對標、深入討論研究,進一步提高了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進一步找準了落實“十六字”治水思路的方向、目標、舉措,進一步明確了推動新階段水利高質量發展的主題、路徑、步驟,形成了以69項水利專業規劃為主體的定位準確、邊界清晰、功能互補、統一銜接的“十四五”水利發展規劃體系。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實施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復蘇河湖生態環境、推進智慧水利建設、建立健全節水制度政策、強化體制機制法治管理等6條實施路徑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全部出臺,部分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全力以赴打贏抗擊嚴重水旱災害硬仗。2021年我國水旱災害多發重發,一些流域雨情汛情旱情歷史罕見。面對持續時間長、洪水量級大、防御戰線廣的嚴峻洪澇災害形勢,各級水利部門把防汛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和頭等大事來抓,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目標,全力投入大戰大考。水利部及時研判全國雨情水情汛情工情,逐流域、逐工程研究應對舉措,啟動11次水旱災害防御應急響應,及時派出122個工作組赴一線技術指導。加密雨水情監測,落實預報、預警、預演、預案措施,發布洪水預報44.2萬站次、水情預警1653次、山洪災害預警信息12.19億條、淤地壩風險預警4069壩次,洪水情報預報及應對措施建議直發一線。按照系統、統籌、科學、安全原則,以流域為單元科學精細調度水工程,流域、省、市、縣四級共下達調度令2.3萬道,嫩江尼爾基水庫、漳河岳城水庫關鍵時刻零下泄。成功抵御長江、黃河、漳衛河、嫩江、松花江、太湖等大江大河大湖12次編號洪水、571條河流超警以上洪水,有效應對黑龍江上游、衛河上游特大洪水以及松花江流域性較大洪水,有效應對超強臺風“煙花”登陸北上形成的大范圍長歷時強降雨洪水,有效應對特大暴雨洪水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沖擊,確保了工程安全、供水安全。特別是入秋以后,提前預置搶險力量、料物、設備,下足“繡花”功夫,“一個流量、一方庫容、一厘米水位”地精細調度水庫,戰勝了黃河中下游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秋汛、海河南系漳衛河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秋季洪水和漢江7次超過1萬立方米每秒的秋季大洪水。汛期4347座(次)大中型水庫投入攔洪運用、攔洪量1390億立方米,11個國家蓄滯洪區投入分蓄洪運用、分蓄洪水13.28億立方米,減淹城鎮1494個次,減淹耕地2534萬畝,避免人員轉移1525萬人,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面對南方地區冬春連旱、西北地區夏旱和華南地區秋冬旱,有力有序有效實施抗旱措施,特別是面對珠江流域東江、韓江60年來最嚴重旱情,構筑當地、近地、遠地供水保障三道防線,精細調度流域骨干水庫,確保香港、澳門及珠江三角洲城鄉供水安全。
——扎實有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學史明理、學史增信